linux分类怎么设置(linux默认的分区类型)

纸扎戏偶

今天给各位分享linux分类怎么设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linux默认的分区类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Linux系统中文件的分类?
  • 2、怎么设置 linux环境变量配置
  • 3、Linux有哪些版本,是怎么分类的?
  • 4、如何选择linux系统安装类型
  • 5、Linux文件系统操作命令
  • 6、linux系统有哪些分类

1、Linux系统中文件的分类?

Linux的文件种类主要有下面这几种:

??

普通文件(regular

file):就是一般我们存取的文件,由ls

-al显示出来的属性中,第一个属性为

[-],例如

[-rwxrwxrwx]。另外,依照文件的内容,又大致可以分为:

??

纯文本文件(ASCII):这是Unix系统中最多的一种文件类型,之所以称为纯文本文件,是因为内容为我们可以直接读到的数据,例如数字、字母等等。设置文件几乎都属于这种文件类型。举例来说,使用命令“cat

~/.bashrc”就可以看到该文件的内容(cat是将文件内容读出来)。

??

二进制文件(binary):我们在GNU发展史中提过,系统其实仅认识且可以执行二进制文件(binary

file)。Linux中的可执行文件(脚本,文本方式的批处理文件不算)就是这种格式的。举例来说,命令cat就是一个二进制文件。

??

数据格式的文件(data):有些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会读取某些特定格式的文件,那些特定格式的文件可以称为数据文件(data

file)。举例来说,Linux在用户登入时,都会将登录数据记录在

/var/log/wtmp文件内,该文件是一个数据文件,它能通过last命令读出来。但使用cat时,会读出乱码。因为它是属于一种特殊格式的文件。

??

目录(directory):就是目录,第一个属性为

[d],例如

[drwxrwxrwx]。

??

连接文件(link):类似Windows下面的快捷方式。第一个属性为

[l],例如

[lrwxrwxrwx]。

??

设备与设备文件(device):与系统外设及存储等相关的一些文件,通常都集中在

/dev目录。

2、怎么设置 linux环境变量配置

Linux环境变量基础配置说明

1

1、直接用export命令:

#export PATH=$PATH:/opt/au1200_rm/build_tools/bin

查看是否已经设好,可用命令export查看:

[root@localhost bin]# export

declare -x BASH_ENV="/root/.bashrc"

declare -x G_BROKEN_FILENAMES="1"

declare -x HISTSIZE="1000"

declare -x HOME="/root"

declare -x 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

declare -x INPUTRC="/etc/inputrc"

declare -x LANG="zh_CN.GB18030"

declare -x LANGUAGE="zh_CN.GB18030:zh_CN.GB2312:zh_CN"

declare -x LESSOPEN="|/usr/bin/lesspipe.sh %s"

declare -x LOGNAME="root"

declare -x LS_COLORS="no=00:fi=00:di=01;34:ln=01;36:pi=40;33:so=01;35:bd=40;33;01:cd=40;33;01:or=01;05;37;41:mi=01;05;37;41:ex=01;32:*NaNd=01;32:*.exe=01;32:*.com=01;32:*.btm=01;32:*.bat=01;32:*.sh=01;32:*.csh=01;32:*.tar=01;31:*.tgz=01;31:*.arj=01;31:*.taz=01;31:*.lzh=01;31:*.zip=01;31:*.z=01;31:*.Z=01;31:*.gz=01;31:*.bz2=01;31:*.bz=01;31:*.tz=01;31:*.rpm=01;31:*.cpio=01;31:*.jpg=01;35:*.gif=01;35:*.bmp=01;35:*.xbm=01;35:*.xpm=01;35:*.png=01;35:*.tif=01;35:"

declare -x MAIL="/var/spool/mail/root"

declare -x OLDPWD="/opt/au1200_rm/build_tools"

declare -x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usr/X11R6/bin:/root/bin:/opt/au1200_rm/build_tools/bin"

declare -x PWD="/opt/au1200_rm/build_tools/bin"

declare -x SHELL="/bin/bash"

declare -x SHLVL="1"

declare -x SSH_ASKPASS="/usr/libexec/openssh/gnome-ssh-askpass"

declare -x SSH_AUTH_SOCK="/tmp/ssh-XX3LKWhz/agent.4242"

declare -x SSH_CLIENT="10.3.37.152 2236 22"

declare -x SSH_CONNECTION="10.3.37.152 2236 10.3.37.186 22"

declare -x SSH_TTY="/dev/pts/2"

declare -x TERM="linux"

declare -x USER="root"

declare -x USERNAME="root"

可以看到,环境变量已经设好,PATH里面已经有了我要加的编译器的路径。

2

2、修改profile文件:

#vi /etc/profile

在里面加入:

export PATH="$PATH:/opt/au1200_rm/build_tools/bin"

让环境变量立即生效需要执行如下命令:

#source /etc/profile

3

3. 修改.bashrc文件:

# vi /root/.bashrc

在里面加入:

export PATH="$PATH:/opt/au1200_rm/build_tools/bin"

4

特别说明:

方法2、3

一般需要重新注销系统才能生效,最后可以通过echo命令测试一下:

# echo $PATH

看看输出里面是不是已经有了/my_new_path这个路径了。

END

Linux环境变量配置注意事项

1

标准位置及非标注位置环境变量:

对于:“/bin”、“/sbin”、“/usr/bin”、“/usr/sbin”、“/usr/local/bin”等路径已经在系统环境变量中了,如果可执行文件在这几个标准位置,在终端命令行输入该软件可执行文件的文件名和参数(如果需要参数),回车即可。

如果不在标准位置,文件名前面需要加上完整的路径。

不过每次都这样跑就太麻烦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是把这个路径加入环境变量。命令 “PATH=$PATH:路径”可以把这个路径加入环境变量,但是退出这个命令行就失效了。要想永久生效,需要把这行添加到环境变量文件里。有两个文件可选:“/etc/profile”和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_profile”,“/etc/profile”对系统里所有用户都有效,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_profile”只对这个用户有效。

“PATH=$PATH:路径1:路径2:...:路径n”,意思是可执行文件的路径包括原先设定的路径,也包括从“路径1”到“路径n”的所有路径。当用户输入一个一串字符并按回车后,shell会依次在这些路径里找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并交给系统核心执行。那个“$PATH”表示原先设定的路径仍然有效,注意不要漏掉。某些软件可能还有“PATH”以外类型的环境变量需要添加,但方法与此相同,并且也需要注意“$”。

2

注意,与DOS/Window不同,Linux类系统环境变量中路径名用冒号分隔,不是分号。另外,软件越装越多,环境变量越添越多,为了避免造成混乱,建议所有语句都添加在文件结尾,按软件的安装顺序添加。

格式如下():

# 软件名-版本号

PATH=$PATH:路径1:路径2:...:路径n

其他环境变量=$其他环境变量:...

在“profile”和“.bash_profile”中,“#”是注释符号,写在这里除了视觉分隔外没有任何效果。

设置完毕,注销并重新登录,设置就生效了。如果不注销,直接在shell里执行这些语句,也能生效,但是作用范围只限于执行了这些语句的shell。

相关的环境变量生效后,就不必老跑到软件的可执行文件目录里去操作了。

END

Linux配置示例:配置java环境变量

1

1.修改/etc/profile文件

如果你的计算机仅仅作为开发使用时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因为所有用户的shell都有权使用这些环境变量,可能会给系统带来安全性问题。

(1)用文本编辑器打开/etc/profile

(2)在profile文件末尾加入:

JAVA_HOME=/usr/share/jdk1.5.0_05

PATH=$JAVA_HOME/bin:$PATH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export JAVA_HOME

export PATH

export CLASSPATH

(3)重新登录

注解:

a. 你要将 /usr/share/jdk1.5.0_05jdk 改为你的jdk安装目录

b. linux下用冒号“:”来分隔路径

c. $PATH / $CLASSPATH / $JAVA_HOME 是用来引用原来的环境变量的值,在设置环境变量时特别要注意不能把原来的值给覆盖掉了,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

d. CLASSPATH中当前目录“.”不能丢,把当前目录丢掉也是常见的错误。

e. export是把这三个变量导出为全局变量。

f. 大小写必须严格区分。

2

2. 修改.bashrc文件

这种方法更为安全,它可以把使用这些环境变量的权限控制到用户级别,如果你需要给某个用户权限使用这些环境变量,你只需要修改其个人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rc文件就可以了。

(1)用文本编辑器打开用户目录下的.bashrc文件

(2)在.bashrc文件末尾加入:

set JAVA_HOME=/usr/share/jdk1.5.0_05

export JAVA_HOME

set PATH=$JAVA_HOME/bin:$PATH

export PATH

set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export CLASSPATH

(3)重新登录

3

3. 直接在shell下设置变量

不赞成使用这种方法,因为换个shell,你的设置就无效了,因此这种方法仅仅是临时使用,以后要使用的时候又要重新设置,比较麻烦。

只需在shell终端执行下列命令:

export JAVA_HOME=/usr/share/jdk1.5.0_05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END

LinuxRedHat 9.0环境变量配置

变量简介

Linux 是一个多用户的操作系统。每个用户登录系统后,都会有一个专用的运行环境。通常每个用户默认的环境都是相同的,这个默认环境实际上就是一组环境变量的定义。用户可以对自己的运行环境进行定制,其方法就是修改相应的系统环境变量。

常见的环境变量

$PATH:决定了shell将到哪些目录中寻找命令或程序

$HOME:当前用户主目录

$MAIL:是指当前用户的邮件存放目录。

$SHELL:是指当前用户用的是哪种Shell。

$HISTSIZE:是指保存历史命令记录的条数

$LOGNAME:是指当前用户的登录名。

$HOSTNAME:是指主机的名称,许多应用程序如果要用到主机名的话,通常是从这个环境变量中来取得的。

$LANG/LANGUGE:是和语言相关的环境变量,使用多种语言的用户可以修改此环境变量。

$PS1:是基本提示符,对于root用户是#,对于普通用户是$,也可以使用一些更复杂的值。

$PS2:是附属提示符,默认是“”。可以通过修改此环境变量来修改当前的命令符,比如下列命令会将提示符修改成字符串“Hello,My NewPrompt :) ”。

# PS1=" Hello,My NewPrompt :) "

$IFS:输入域分隔符。当shell读取输入时,用来分隔单词的一组字符,它们通常是空格、制表符和换行符。

$0:shell脚本的名字。

例如,在我的Linux系统中:

$ echo $0

/bin/bash

$#:传递给脚本的参数个数。

:shell脚本的进程号,脚本程序通常会用它生成一个唯一的临时文件,如/tmp/tmfile_

例如,在我的Linux系统中:

$ echo $$

31038 #表示当前shell进程号为31038

export命令

export命令将作为他参数的变量导入到子shell中,并使之在子shell中有效。export命令把自己的参数创建为一个环境变量,而这个环境变量可以被其他脚本和当前程序调用的程序看见。

4.1 实验 导出变量

(1)我们先列出脚本程序export2

#!/bin/sh

echo "$foo"

echo "$bar"

(2)然后是脚本export1。在这个脚本的结尾,我们调用export2:

#!/bin/sh

foo="The first meta-syntactic variable"

export bar="The second meta-syntactic variable"

export2

运行这个脚本,将得到如下的输出:

$ export1

#这是个空格,是因为变量foo在export2中不可用,所以$foo被复制为空

The second meta-syntactic variable

$

4.2 设置一个新的环境变量WELCOME

$ export WELCOME="Hello!"

$ echo $WELCOME

Hello!

定制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是和 Shell 紧密相关的,用户登录系统后就启动了一个 Shell 。对于 Linux 来说一般是 bash ,但也可以重新设定或切换到其它的 Shell 。根据发行版本的情况, bash 有两个基本的系统级配置文件: /etc/bashrc 和 /etc/profile 。这些配置文件包含两组不同的变量: shell 变量和环境变量。前者只是在特定的 shell 中固定(如 bash ),后者在不同 shell 中固定。很明显, shell 变量是局部的,而环境变量是全局的。环境变量是通过 Shell 命令来设置的,设置好的环境变量又可以被所有当前用户所运行的程序所使用。对于 bash 这个 Shell 程序来说,可以通过变量名来访问相应的环境变量,通过 export 来设置环境变量。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

5.1 使用命令echo 显示环境变量

#本例使用echo显示常见的变量HOME

$ echo $HOME

/home/lqm

5.2 设置一个新的环境变量

$ export HELLO=“Hello!”

$ echo $HELLO

Hello!

5.3 使用 env 命令显示所有的环境变量

$ env

SSH_AGENT_PID=1875

HOSTNAME=lqm

SHELL=/bin/bash

TERM=xterm

HISTSIZE=1000

……

5.4 使用set 命令显示所有本地定义的Shell 变量

$ set

BASH=/bin/bash

……

5.5 使用 unset 命令来清除环境变量

$ export TEST=“test” # 增加一个环境变量 TEST

$ env | grep TEST # 此命令有输出,证明环境变量 TEST 已经存在了

TEST=test

$ unset $TEST #删除环境变量TEST

$ env | grep TEST # 此命令无输出,证明环境变量 TEST 已经存在了

5.6 使用 readonly 命令设置只读变量

如果使用了 readonly 命令的话,变量就不可以被修改或清除了。示例如下:

$ export TEST="Test" # 增加一个环境变量 TEST

$ readonly TEST #将环境变量TEST设为只读

$ unset TEST #会发现此变量不能被删除

-bash: unset: TEST: cannot unset: readonly variable

$ TEST="New" #会发现此变量不能被修改

-bash: TEST: readonly variable

5.7 用C 程序来访问和设置环境变量

对于 C 程序的用户来说,可以使用下列三个函数来设置或访问一个环境变量。

getenv() 访问一个环境变量。输入参数是需要访问的变量名字,返回值是一个字符串。如果所访问的环境变量不存在,则会返回 NULL 。

setenv() 在程序里面设置某个环境变量的函数。

unsetenv() 清除某个特定的环境变量的函数。

另外,还有一个指针变量 environ ,它指向的是包含所有的环境变量的一个列表。下面的程序可以打印出当前运行环境里面的所有环境变量:

#include stdio.h

extern char**environ;

int main ()

{

char**var;

for (var =environ;*var !=NULL;++var)

printf ("%s \n ",*var);

return 0;

}

5.8 通过修改环境变量定义文件来修改环境变量。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这仅仅对于普通用户适用,避免修改根用户的环境定义文件,因为那样可能会造成潜在的危险。

$vi /etc/bashrc #修改shell变量 

$vi /etc/profile #修改环境变量定义文件

然后编辑你的 PATH 声明,其格式为:

PATH=$PATH:PATH 1:PATH 2:PATH 3:------:PATH N

你可以自己加上指定的路径,中间用冒号隔开。

环境变量更改后,在用户下次登陆时生效,如果想立刻生效,

则可执行下面的语句:$ source .bash_profile

5

定制环境变量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把当前路径 “./” 放到 PATH 里,这样可能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攻击。完成后,可以通过 $ echo $PATH 查看当前的搜索路径。这样定制后,就可以避免频繁的启动位于 shell 搜索的路径之外的程序了。

3、Linux有哪些版本,是怎么分类的?

什么是Linux发行版? 下面我就简单得介绍一下目前比较著名、流行的Linux发行版本。部分资料来源:DistroWatch.com Mandriva Mandriva原名Mandrake,最早由Ga?l Duval创建并在1998年7月发布。记得前两年国内刚开始普及Linux时,Mandrake非常流行。说起Mandrake的历史,其实最早Mandrake的开发者是基于Redhat进行开发的。Redhat默认采用GNOME桌面系统,而Mandrake将之改为KDE。而由于当时的Linux普遍比较难安装,不适合第一次接触Linux的新手,所以Mandrake还简化了安装系统。我想这也是当时Mandrake在国内如此红火的原因之一。Mandrake在易用性方面的确是下了不少功夫,包括默认情况下的硬件检测等。 Red Hat 国内,乃至是全世界的Linux用户所最熟悉、最耳闻能详的发行版想必就是Red Hat了。Red Hat最早由Bob Young和Marc Ewing在1995年创建。而公司在最近才开始真正步入盈利时代,归功于收费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Red Hat的企业版)。而正统的Red Hat版本早已停止技术支持,最后一版是Red Hat 9.0。于是,目前Red Hat分为两个系列:由Red Hat公司提供收费技术支持和更新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以及由社区开发的免费的Fedora Core。Fedora Core 1发布于2003年年末,而FC的定位便是桌面用户。FC提供了最新的软件包,同时,它的版本更新周期也非常短,仅六个月。目前最新版本为FC 3, SUSE SUSE是德国最著名的Linux发行版,在全世界范围中也享有较高的声誉。SUSE自主开发的软件包管理系统YaST也大受好评。SUSE于2003年年末被Novell收购。 Debian GNU/Linux Debian是菜鸟油服务器之前所采用的操作系统。Debian最早由Ian Murdock于1993年创建。可以算是迄今为止,最遵循GNU规范的Linux系统。Debian系统分为三个版本分支(branch):stable, testing 和 unstable。截至2005年5月,这三个版本分支分别对应的具体版本为:Woody, Sarge 和 Sid。其中,unstable为最新的测试版本,其中包括最新的软件包,但是也有相对较多的bug,适合桌面用户。testing的版本都经过unstable中的测试,相对较为稳定,也支持了不少新技术(比如SMP等)。而Woody一般只用于服务器,上面的软件包大部分都比较过时,但是稳定和安全性都非常的高。菜鸟油之前所采用的是Debian Sarge。 官方主页: Ubuntu 笔者的桌面电脑便使用的Ubuntu。依照笔者的理解,简单而言,Ubuntu就是一个拥有Debian所有的优点,以及自己所加强的优点的近乎完美的Linux操作系统。:) Ubuntu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发行版,但是,它的出现可能改变了许多潜在用户对Linux的看法。也许,从前人们会认为Linux难以安装、难以使用,但是,Ubuntu出现后,这些都成为了历史。Ubuntu基于Debian Sid,所以这也就是笔者所说的,Ubuntu拥有Debian的所有优点,包括apt-get。然而,不仅如此而已,Ubuntu默认采用的GNOME桌面系统也将Ubuntu的界面装饰的简易而不失华丽。当然,如果你是一个KDE的拥护者的话,Kubuntu同样适合你! Gentoo Gentoo最初由Daniel Robbins(前Stampede Linux和FreeBSD的开发者之一)创建。由于开发者对。 Gentoo的出名是因为其高度的自定制性:因为它是一个基于源代码的(source-based)发行版。尽管安装时可以选择预先编译好的软件包,但是大部分使用Gentoo的用户都选择自己手动编译。这也是为什官方主页: Slackware 还是要通过配置文件来进行。 Knoppix ,Knoppix也能够非常轻松的安装到硬盘上。其强大的硬件检测能力、系统修复能力、即时压缩传输技术,都令人大加称赞。可以说,在LiveCD界,Knoppix是无人能及的! MEPIS 和Knoppix的产物。用户即能将之当作LiveCD使用,也能使用常

4、如何选择linux系统安装类型

Linux系统跟windows系统的安装不大一样,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以Redhat Linux 9.0为例

一、 安装前的注意事项。

关于机器配置:Linux设计之初衷就是用较低的系统配置提供高效率的系统服务!因此安装Linux并没有严格的系统配置要求,只要Pentium以上的CPU、64MB以上的内存、1GB左右的硬盘空间即可正常安装基本的Linux系统并能运行一些系统服务;要顺畅地运行Linux的图形界面,建议内存要在128MB以上。

其它硬件支持上:Linux目前支持几乎所有的处理器(CPU)。另外要提一下,如果你手头的Linux版本较早的话,可能只支持很少的显卡、声卡类型,而一般现在所使用的版本,如本文后例的RedHat Linux9.0,就不需担心这些了。

关于安装方式:Redhat Linux 9.0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安装。一种是硬盘安装,即从网上直接下载Linux的ISO映像文件。一共包括三个文件①shrike-i386-disc1.iso;②shrike-i386-disc2.iso;③ shrike-i386-disc3.iso,这就好似三张安装光盘。接着使用Daemon Tool之类的虚拟光驱软件将其解压出来,找到dosutils目录,执行里面的autoboot.bat批处理文件即可。

另一种最方便的就是光盘安装(一般是3CD)。 Redhat Linux 9.0保留了以前版本中的字符模式安装界面,并同时具有“豪华”的GUI图形化界面。在开始安装时RedHat 9会对安装光盘介质进行检测,以防止在安装过程中的因光盘无法读取等情况造成安装失败,非常实用

二、 实际安装过程。

无论是从硬盘安装还是光盘安装,最终都会进入如下的安装过程。全图形化界面,我们可以很快上手。

第一步:选择安装语言:RedHat支持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语言,当然包括中文。这一步比较简单,直接选中简体中文一项点“next”即可。选择为简体中文后,剩下的安装步骤即为全中文,在安装结束后,Linux的界面也将默认为简体中文!

第二步:选择键盘类型。在这一步里是要我们选择在系统上使用的键盘布局类型,一般点选其默认“U.S. English”即可

第三步:选择你的鼠标类型。这一步和上一步一样,一般以其默认即可。这里有点小小的问题需注意:尽量在列表中找到与你鼠标相匹配的类型,否则安装完成后的系统操作会出现错误。比如你还用的是比较 老的串口(扁口)鼠标,要在“设备”一栏内选择与其对应的端口

第四步:确定安装类型。一共提供了四个选择。上面三项其实是省心设计,因为要定制自己的Linux系统,完全可以选择第四项“定制”!而如果你想要安装过程更快一些,可以根据自己的用途选择前面三项。每一项都有说明,大家应该不难理解,这里不在详述。我们选“定制”进入下一步

第五步:确定磁盘分区方式。REDHAT Linux 9.0提供了两种分区方式——自动分区和使用DISK DRUID程序进行手动分区。

其中自动分区选择,如果你是新购的计算机,硬盘上没有任何操作系统,建议使用此选项,它会自动根据磁盘和内存的大小,分配磁盘空间和SWAP空间。一定注意要是硬盘没有安装过任何操作系统,因为它会自动删除原先硬盘上的数据并格式化成为Linux的分区文件系统(EXT2、EXT3等格式)!

而手动分区就更好一些。如果你的系统已安装过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就可以用这种DISK DRUID程序的方式进行手动分区。利用DISK DRUID可以很方便的对磁盘分区进行删除、添加和修改

第六步:开始磁盘分区。这是Linux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Linux有自己的文件系统格式(redhat linux默认为EXT3),而且其分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无法识别,所以要为Linux单独开辟一个(或若干个)分区。在使用DISK DRUID对磁盘分区进行操作时,有四个重要的参数需要仔细设定:它们是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分区大小以及驱动器

以下对四个参数作个简单说明:

1、 挂载点:它指定了该分区对应Linux文件系统的哪个目录。意思就是将不同的物理磁盘上的分区映射到不同的目录,这样可以实现将不同的服务程序放在不同的物理磁盘上,当其中一个分区损坏不会影响到其他的分区数据。

2、 文件系统类型:可选择的类型有EXT2、EXT3、REISERFS、SWAP等。前两个是系统默认类型,SWAP是建立虚拟内存空间。

3、 大小:以MB为单位。这里主要提一下SWAP分区大小,一般设为物理内存的两倍,如果你的物理内存大于1GB,SWAP分区建议设置为2GB。

4、 驱动器:即是指计算机中有多个物理磁盘,可以很方便的选择你要进行分区操作的那个物理磁盘。类似于“FDISK”分区中的操作。

第七步:配置引导装载程序。当你机子还有windows系统存在时,就要注意在这里配置一下了。框内部分即为你机器里安装的所有系统列表,如果没有发现其它系统而你确实安装过的,可以点“添加”进行加入,不然计算机将会默认启动Linux,你先前的操作系统将无法启动!点“编辑”可以设定某个系统的启动等待时间

第八步:网络配置。如果你是拨号上网的话,就直接选NEXT;而如果你是通过局域网或是宽带上网,就需要填写IP和网关。到这一步,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的所有网络设备,故要进行配置,直接点选安装程序检测到的本机网络设备,再点“编辑”即可进行配置。可以选择DHCP动态分配和手动配置两种方式,请根据你的网络类型而定此步的设置。

第九步:防火墙配置。这一步是网络安全配置。对系统安全要求较高的朋友可以选择“高级”级别,而一般的用户勾选“使用默认的防火墙规则”即可。另外就是注意“允许进入”一项,在这里对你的Linux将要开展的一些服务作规划,如要架设WEB服务器,上网冲浪,应当勾选“www(HTTP)”一项;“SSH”是一种对系统进行保护的安全机制,建议勾选

接下来是选择系统默认使用语言、时区选择、以及设置根口令这三步。由于这几步没什么需要注意的,按其默认点下一步即可,唯有设置根口令一步提醒一下,只有在管理时才使用根帐号。

第十步:欲安装软件组选择。即定制你的Linux程序组,从上往下有“桌面”、“应用程序”、“网络组件”等详尽的分类,当选定某一个组件后,点击“细节”可以查看此组件所包含的子组件数(前面也有数字提示)

要使Linux以图形界面启动,就点选“X窗口系统”;在“应用程序”中“图形化互联网”也应点选,这样才能在Linux系统下正常的浏览网页及进行各种网络应用。一般说来,在“ 程序组件”所示的所有选项中,可以点选右边的“细节”按钮一个一个的去看看,挑自己最实用的安装

第十一步:开始安装。经过前面十步,现在终于可以开始安装了。Linux比起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来说,要慢得多,根据你机器的配置情况,此过程会持续一小时左右.期间会让提示让你插入第二张、第三张光盘,因此得乖乖的呆在电脑面前!OK,一小时过后,满足的使用你的Linux系统吧

5、Linux文件系统操作命令

Linux文件系统操作命令大全

Linux命令有很多,那么Linux文件系统操作命令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介绍!

文件系统操作命令:

1. cat:可以显示文件的内容(经常和more搭配使用),或将多个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

2. chgrp:用来改变文件或目录所属的用户组,命令的参数以空格分开的要改变属组的文件列表,文件名支持通配符,如果用户不是该文件的所有者,则不能改变该文件的所属组。

3. chmod:用于改变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该命令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使用图形化的方法,另一种是数字设置法。

4. chown:用来将指定用户或组为特定的所有者。用户可以设置为用户名或用户ID,组可以是组名或组ID。特定的文件是以空格分开的可以改变权限的文件列表,文件名支持通配符。

5. clear:用来清除终端屏幕。

6. cmp:用来比较两个文件的大小。

7. cp:(copy)可以将文件或目录复制到其他目录中,就如同Dos下的copy命令一样,功能非常强大。在使用cp命令时,只需要指定源文件名或目标目录即可。

8. cut:用来移除文件的部分内容。

9. diff:用来找出两个文件的不同之处。

10. du: 用来显示磁盘的剩余空间的大小。

11. file:用来显示文件的类型。

12. find:用来在目录中搜索文件,并执行指定的操作。

13. head:只查看文件的头几行内容,而不必浏览整个文件。

14. ln:可以在文件之间创建链接,实际上是给某个文件指定一个访问它的别名。

15. less:用法与more类似,可以查看超过一屏的文件内容,不同的是less除了可以按空格键向下显示文件外,还可以利用方向键来滚动显示文件,要结束浏览,只要在less的提示符“:”后按Q即可。

16. locate:可用于查找文件,且比find命令的搜索速度快。

17. ls(list):用来显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列表。

18. mkdir(make directory):建立子目录。

19. more:用于显示内容超过一屏的文件,为了避免文件内容显示瞬间就消失,可以使用more命令让文件显示满一屏时暂停,在按下任意键的时候继续显示下一屏的内容。

20. rmkdir(remove directory):用来删除“空”的子目录或无用的目录文件。

21. mv(move):可以将文件以及目录移到其他位置,或更改文件以及目录的名称。

22. pico:可指定文本的编辑方式。

23.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可显示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

24. rm:用来删除系统中过时或无用的文件,可以删除目录中的文件或目录本身,对于链接文件,原有文件保持不变。

25. sort:将文本文件自动分类。

26. stat:用于显示文件或文件系统的状态。

27. Strings:显示文件中要打印的字符串。

28. tail:输出文件的结尾。

29. touch:改变文件的时间戳。

30. umask:用于启动bash shell。

31. uniq:移除已分类文件中的重复文本行。

32. vi:启动vi文本编辑器。

33. wc:显示文件中字节、词组合文本行的数目。

34. whereis:查找特定目录下的原始程序,二进制程序或用户手册等文件的位置。

35. man:如果用户对某个命令想了解更详细的话,可使用此命令。

36. dd:复制一个文件。

37. df:查看一个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38. edquoat:设置用户与用户组的磁盘空间限制,即Windows系统中的配额。

39. fdformat:格式化软盘。

40. fdisk:执行Linux下的`磁盘分区。

41. mkfs:建立一个Linux文件系统。

42. mkswap:创建一个Linux交换分区。

43. mount:挂载一个文件系统。

44. quota:限制和显示用户可用的磁盘空间。

45. swapon,swapoff:启用或取消设备和文件的交换页。

46. quotaon,quotaoff:启用或取消quota限制。

47. umount:取消文件系统的装备。

系统管理命令

1. finger:查询用户信息,也能查看默认的用户环境。

2. ftp:标准的文件传输协议的用户接口,是在网络上传输文件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3. host:用于DNS查询。

4. hostname:用于显示或设置系统的主机名。

5. ifconfig:用于配置网卡接口。(可以使用down或up参数来禁用或启用某个网卡接口)

6. mail:发送和接收邮件。

7. netstat: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用户可以知道目前那些网络连接正在运行。

8. ping:此命令用于测试本计算机和网络上其它的计算机是否相连。

9. rlogin:远程登陆命令,该命令与telnet命令很相似,允许用户启动远程系统的交互会话。

10. rcp:rcp(remote file copy)命令是远程文件复制命令,该命令用于在计算机之间复制文件,有两中格式,一种格式用于文件动文件的复制,另一种用于把文件或目录复制到其他文件目录中。

11. route:此命令用于显示或设置IP路由表。

12. tcpdump:此命令用于测试网络的通信量。

13. talk:此命令可用于事项网络用户的适时交谈,但是必须将双方系统的信息加入各自的/etc/hosts文件中,以相互识别。

14. telnet:此命令用于通过网络登陆远程计算机,如同操作本地计算机一样。

15. wall:wall(write all)命令可以用于发送消息给登陆本机的用户。在发送消息时,可直接输入要发送的消息,也可以把文件当成消息发送。

16. wget:此命令用于Linux环境下从Internet上下载文件,支持http和ftp协议,支持代理服务器和断点连续传功能,能够递归远程主机上的目录,查找合乎要求的的文件并下载到本地硬盘上。Wget命令可以在后台运行,截获并忽略hantfup信号,因此用户退出登陆后,仍可继续运行。

17. ,bg:,bg命令是后台执行命令,有时候用户执行的程序可能要话很多时间,如果放在前台执行,可能无法继续其他操作,最好将他放在后台执行。

18. fg:fg命令是前台执行命令,如果用户有程序在后台运行,可以通过fg命令将程序从后台移到前台执行。

19. jobs:此命令用于显示正在后台执行的任务清单。Bg,fg,jobs命令都属于bash命令,

20. kill:此命令用于终止一个程序,例如:#[root@rathat9 root]kill 3793

21. ps:此命令用于显示程序的状态。

22. top:此命令用于显示当前CPU进程。

23. at batch atp atrm:这些命令用于排序,检查或删除后台运行的任务。

Linux与用户有关的命令:

1. passwd命令:更改用户口令。

格式:passwd [用户名]

2. su命令:可以让一个普通用户拥有超级用户或其他用户的权限,也可以让超级拥护以普通用户的身份做一些事情。

格式:su[选项][?][使用者账号]

说明:若没有指定的使用者账号,则系统预设值为超级用户root。该命令中个选项的含义分别为:

-c:执行一个命令后就结束。

-:加了这个减号的目的是使环境变量和欲转换的用户相同。

-m:保留环境变量不变。

Linux系统管理命令:

1. wall命令:对全部以登陆的用户发送信息。

2. write命令:向系统中某一用户发送信息。

格式:write 用户账号 [终端名称]

3. mesg命令:设定是否允许其他用户用write命令给自己发送信息。

如果允许输入命令:mesg y

如果不允许输入命令:mesg n

4. sync命令:在关闭Linux系统是使用的。Sync是强制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回硬盘,以免数据丢失。

5. shutdown命令:可以安全的关闭或重启Linux它在系统关闭之前给系统上的所有登陆用户提示一条警告信息。

格式:shutdown [选项][时间][警告信息]

命令中选项的含义:

-k:并不真正关机,而只是发出警告信息给所有用户。

-r:关机后立即重新启动。

-h:关机后不重新启动。

-f快速关机,重新启动时跳过fsck。

-n:快速关机,不经过init程序。

-c:取消一个已经运行的shutdown。

6. free命令:查看当前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它显示系统中剩余及已用的物理内存和交换内存,以及共享内存和被核心使用的缓冲区。

格式:free [-b | -k |-m]

命令中各个选项的含义:

-b:以字节为单位显示。

-k:以K字节为单位显示。

-m:以兆字节为单位显示。

7. uptime命令:显示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它依次显示下列信息:现在时间、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目前有多少登陆用户、系统在过去的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内的平均负载。

8. df命令: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格式:df [选项]

说明:df命令可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对I节点和磁盘块的使用情况。

命令中各个选项的含义:

-a:显示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包括0块(block)的文件系统。

-k:以k字节为单位显示。

-i:显示i节点信息,而不是磁盘块。

-t:显示各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x:列出不是某一指定类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T: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9. du命令: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统计目录(或文件)所占磁盘的大小。

格式:du [选项] [Names…]

说明:该命令逐级进入指定目录的每一个子目录并显示该目录占用文件系统数据块(1024字节)的情况。若没有给出Names,则对当前目录进行统计。

命令中各个选项的含义:

-s:对每个Names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a:递归的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孙目录中个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显示Names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b:以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系统缺省以k字节为单位)。

-k: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c:最后再加上一个总计(系统缺省设置)。

-l: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x: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

10. dd命令:把指定的输入文件拷贝到指定的输出文件中,并且在拷贝过程中可以进行格式转换。

格式:dd [选项]

命令中各个选项的含义:

if = 输入文件(或设备名称)。

of = 输出文件(或设备名称)。

ibs = bytes 一次读取bytes字节,及读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skip = blocks 跳过读入缓冲区开头的ibs*blocks块。

obs = bytes 一次写入bytes字节,及写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bs = bytes 同时设置读/写缓冲区的字节数(等于设置ibs和obs).

cbs = byte 一次转换bytes字节。

count = blocks 只拷贝输入的block块。

conv = ASCⅡ 把EBCDIC码转换为ASCⅡ。

conv = ebcdic 把ASCⅡ码转换为EBCDIC码。

conv = ibm ibm把ASCⅡ码转换为alternate EBCDIC码。

conv = block 把变动位转换成固定字符。

conv = ublock 把固定位转换成变动位。

conv = ucase 把字母由小写转换为大写。

conv = lcase 把字母由大写转换为小写。

conv = notrunc 不截短输出文件。

conv = swab 交换每一对输入字节。

conv = noerror 出错是不停止处理。

conv = sync 把每个输入记录的大小都调到ibs的大小(用NUL填充)。

11. fdformat命令:低级格式化软盘。

格式:format [-n] device

说明:-n 软盘格式化后不作检验。

12. echo命令:在显示器上显示一段文字,一般起到一个提示作用。

格式:echo [-n] 字符串

13. cal命令:显示某年某月的日历。

格式:cal [选项] [月 [年]]

命令中各个选项的含义:

-j:显示出给定月中的每一天是一年中的第几天(从1月1日算起)。

-y:显示出整年的日历。

14. date命令:显示和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

格式:date [选项] 显示时间格式 (以 + 开头,后面接格式)

date [选项] 设置时间格式

命令中各个选项的含义:

15. clear命令:清除屏幕上的信息。

Vi的基本命令:

1. 移动光标:

Ctrl + b:上滚一屏

Ctrl + f:下滚一屏

Ctrl + d:下滚半屏

Ctrl + u:上滚半屏

G: 移到文件最后

W:移到下个字的开头

B:跳至上个字的开头

2. 删除

x: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后面一个字符

#x: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后面#个字符。例如,5x表示删除5个字符。

dd: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

#dd: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后面#行。例如,5dd表示删除字光标算起的5行。

:l,#d:例如,:1,12d表示删除自行1至行12的文字

X:删当前光标的左字符

D:删至行尾

3. 更改

cw:更改光标处的字到此单字的字尾处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个字

cc:修改行

c:替换到行尾

4. 取代

r:取代光标处的字符

R:取代字符直到按ESC为止

5. 复制

yw:拷贝光标处的字到字尾只缓冲区

P:把缓冲区的资料贴上来

yy:拷贝光标所在之行至缓冲区

#yy:例如:5yy,拷贝光标所在之处以下5行至缓冲区

Linux文件的复制,删除和移动命令

1.cp命令:该命令的功能是将给出的文件或目录拷贝到另一文件或目录中,同MSDOS下的COPY命令一样,功能十分强大。

语法:cp[选项]源文件或目录,目标文件或目录

说明该命令把指定的源文件复制到目标文件或把多个源文件复制到目标目录中。

该命令的各项选项含义如下:

-a:该选项通常在拷贝目录是使用。他保留链接,文件属性,并递归地拷贝目录,其作用等于dpr选项的组合。

-d:拷贝是保留链接

-f:删除已经存在的目标文件而不提示。

-I:和 f选项相反,在覆盖目标文件之前将给出提示要求拥护确认。回答y时目标文件将被覆盖,是交互式拷贝。

-p:此时cp除复制源文件的内容外,还将把其修改时间和反问权限也复制到新文件中。

-r;若给出的源文件是一目录文件,此时cp将递归复制该目录下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此时目标文件必须为一个目录名。

-L:不作拷贝,只是链接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为防止用户在不经意的情况下用cp命令破坏另一个文件,如用户指定的目标文件名已存在,用cp 命令拷贝文件后,这个文件酒会被新源文件覆盖,因此,建议用户在使用cp命令拷贝文件时,最好使用I选项。

2.mv命令:用户可以使用mv命令来为文件或目录改名或将文件由一个目录移入另一个目录中。该命令如同MS-DOS下的ren 和 move 的组合。

语法:mv[选项]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说明:视mv命令中第二个参数类型的不同(是目标文件还是目标目录),mv命令将文件重命名或将其移至一个新的目录中。当第二个参数类型是文件时,mv命令完成文件重命名,此时,源文件只能有一个(也可以是源目录名),他将所给的源文件或目录重命名为给顶的目标文件名。当第二个参数是已存在的目录名称时,源文件或目录参加参数可以有很多个,mv命令将个参数指定的源文件均移至目标目录中。在跨文件系统移动文件时,mv先拷贝,再将原有文件删除,而链至该文件的链接也将丢失。

命令中各选项的含义为:

-I:交互方式操作。如果mv操作将导致对已存在的目标文件的覆盖,此时系统询问是否重写,要求用户回答y或n,这样可以避免误覆盖文件。

-f:禁止交互操作。在mv操作要覆盖某已有的目标文件是不给任何指示,指定此选项后,I选项将不再起作用。

如果所给目标文件(不是目录)已存在,此时该文件的内容将后备新文件覆盖,为防止用户用mv命令破坏另一个文件,使用mv命令移动文件时,最好使用I选项。

3.rm命令:用户可以用rm命令删除不需要的文件。该命令的功能问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他也可以将某个目录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均删除。对于链接文件,只是断开了链接,源文件保持不变。

Rm命令的一般形式为:

Rm [选项]文件……

如果没有使用-r选项,则rm不会删除目录。

该命令的各选项含义如下:

-f: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从不给出提示。

-r:指示rm将参数中列出的全部目录和子目录均递归地删除。

-I:进行交互式删除。

使用rm命令要小心。因为一旦文件被删除,他是不能被恢复的。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使用I选项俩逐个确认要删除的文件。如果用户输入y,文件将被删除。如果输入任何其他东西,文件则不会删除。

Linux目录的创建与删除命令:

1. mkdir命令

功能:创建一个目录(类似MS-DOS下的md命令)。

语法:mkdir[选项]dir-name

说明:该命令创建由dir-name命名的目录。要求创建目录的用户在当前目录中(dir-name的父目录中)具有写权限,并且dirname不能是当前目录中已有的目录或文件名称。

命令中个选项的含义为:

-m:对新建目录设置存取权限。也可以用chmod命令设置。

-p:可以是一个路径名称。此时若路径中的某些目录尚不存在,加上此选项后,系统将自动建立好那些尚不存在的目录,即一次可以建立多个目录。

2. rmdir命令

功能:删除空目录。

语法:rmdir[选项]dir-name。/

说明:dir-name表示目录名。该命令从一个目录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子目录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个目录被删除之前必须是空的。Rm-r dir 命令可代替rndir,但是有危险性。删除某目录时也必须具有对父目录的、写权限。

命令中个选项的含义为:

-p递归删除目录dirname,当子目录删除后其父目录为空时,也一同被删除。如果整个路径被删除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保留部分路径,则系统在标准输出上显示相应的信息。

3. cd命令

功能:改变工作目录。

语法:cd[directory]

说明:该命令将当前目录改变至directory所指定的目录。若没有指定directory,则回到用户的主目录。为了改变到指定目录,用户必须拥有对指定目录的执行和读权限。

该命令可以使用通配符(如”*,_”这样的通配符号)。

4. pwd命令

在Linux层次结构中,用户可以在被授权的任意目录下利用mkdir命令创建新目录,也可以利用cd命令从一个目录转换到另一个目录。然而,没有提示符来告知用户目前处于哪一个目录中。想要知道当前所处的目录,可以用pwd命令,该命令显示整个路径名。

语法:pwd

说明:此命令显示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5. ls命令

ls是list的简写,其功能为列出目录的内容。这是拥护最常用的一个命令之一,因为用户需要不时地查看某个目录的内容,该命令类似于DOS下的dir命令

语法:ls[选项][目录或是文件]

对于每个目录,该命令将列出其中的所有子目录与文件。对于每个文件,ls将输出其文件名以及所要求的其他信息。默认情况下,输出条目按字母顺序排序。但未给出目录名或是文件名时,就显示当前目录的信息。

命令中各个选项的含义:

-a:显示指定目录下所有子目录与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A:显示指定目录下所有子目录与文件,包括隐藏文件。但不列出“.”和“..”.

-b:对文件名中的不可显示字符用把禁止

linux中所有设备都是以文件的形式显示

linux下文件的后缀名无实际意义

命令

pwd 显示路径

man +命令 列出操作说明

ls -l/-help列出 文件目录

cd / 目录做实验

安装步骤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rm -r dl 递归删除目录

rm -rf 删除所有目录

rm -f 加文件名 删除文件

rmdir +文件地址 删除文件夹所有和rm -rf功能差不多

touch 加名字 创建新文件

cp 复制 mv 移动 rm 删除

vi 文本编辑器 输入a将从命令格式变成输入格式

head tail 查看前面和后面

find 加位置 加文件名 查找

echo $PATH 查询路径

useradd 加名字 添加用户

userdel 加名字 删除用户

su 加用户名 切换用户

chmod +x/-x 加文件名 修改文件权限

chmod 755 加文件名 改变权限在安装程序时

grep 加文本字符 加在那个文件 查找字符存在那行

fdisk -l 查看磁盘信息

命令1|命令2|命令三... 管道

ps -ef查看进程

ifconfig linux查看ip

重定向

linux和其它机器之间共享文件vsftp Windows和linux传输文件15-17

putty远程登录软件ssh

gzip 压缩和解压缩 -d解压 21

service iptables off防火墙关闭

tar -xvf 第二层解压缩

.tar

解包:tar xvf FileName.tar

打包:tar cvf FileName.tar DirName

(注:tar是打包,不是压缩!)

———————————————

.gz

解压1:gunzip FileName.gz

解压2:gzip -d FileName.gz

压缩:gzip FileName

.tar.gz 和 .tgz

解压:tar zx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压缩: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tar.bz2

解压:tar xjf FileName.tar.bz2 ./DirName

压缩:tar cjf FileName.tar.bz2 DirName

rpm -ivh 加.rpm文件 安装

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软件名

;

6、linux系统有哪些分类

所说的分类,应该是Linux发行版本吧,常见的Linux发行版本:

1、Redhat企业版本:就是我们常说的RHEL,具有极强的系统稳定性,红帽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开源系统厂商,拥有完善的系统支持。

2、社区企业操作系统:也就是我们国内用的比较多的CentOS,该系统把RHEL重新编辑免费提供给用户进行使用。

3、Fedora:该系统主要由红帽公司发行的桌面版本系统套件,开发人员可以在这里体验最新的技术和工具,了解最新的系统特性。

4、Debian:此版本在国外具有很高的认知度,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强,并且提供免费的基础支持,系统还提供近十万中开源软件,可以良好的支持各种硬件。

5、Ubuntu:该系统和Fedora都是非常出色的桌面系统,对新款的设备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

6、openSUSE:是德国非常出名的一款Linux发行套件,拥有非常不错的市场占有率。

7、Gentoo:该系统操作是非常复杂的,自定制性非常的好,适合有经验的Linux人员使用。

关于linux分类怎么设置和linux默认的分区类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我爱教程术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